第七部分--人事与外事工作
发布时间: 2004-05-12 浏览次数: 281
人事处2002年工作总结

2002 年是人事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一年,是人事处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开拓、创新,努力促成人事工作转型之年,是人事处在构建上外人才高地、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道路上迈出扎实步伐的一年,是我们为维护全校安定团结局面勤奋工作的一年,是人事处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奋斗,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主管校长戴校长和朱校长的领导下,人事处坚持科学、规范、简明、高效的管理思路,坚持开拓务实的工作作风,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深化我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进人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突破。2002 年,各部门对进人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家都希望建立一种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的自主灵活的用人机制。人事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走访上海市人才交流市场、市教委人才交流中心和相关高校后,推出了人事代理实施方案,突破了原来进得来,出不去的旧模式,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用人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在构建上外人才高地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推出了新举措。02年人事处坚持著名的学校要有著名的教师,一流的学科要有一流的人才的思想,大胆提出了构建上外人才高地新思路,加大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推出了评选上外“教学十佳”计划和上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启动了资助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基金工作。首批10位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青年教师中引起震动。20多名教师在学校的资助下跨出国门进修,开创了高校自筹基金资助教师出国进修的先例,为进一步吸引人才集聚上外,稳定师资队伍起了积极作用。

3、为维护学校稳定大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年是个大事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举国欢庆国庆等,党委要求各个部门都要做好稳定工作,不能出事。面对全校工作的人事处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规范办事,有情操作,不辞劳苦地做好下岗人员的思想工作和再就业工作,妥善处理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化解了绝大部分的矛盾,消除了许多隐患,使得学校各项工作能正常开展。

4、做好了沈伟英同志50万元教育奖励基金的设立工作。沈伟英同志不幸逝世,家属受到沉痛打击,在处理其后事时,在有关校领导的关心下,我们较好地处理了方方面面的关系,顺利地举行了奖励基金设立仪式,了却了逝者的遗愿,也赢得了家属的多次感谢。

5、人事处荣获学校先进集体二等奖。02年是人事处的多事之年,年初,出国派遣科的人员刚配备好,沈伟英同志又生病住院,在人手少,任务多的情况下,科长们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和上级交给我们的临时任务,如向市申博办推荐了两批优秀的工作人员、成功申报了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人事处主页上了校园网、教师各种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养老保险、工资测算、津贴改革方案、修改出国人员待遇规定、新进人员的录用、档案工作上等级、安抚下岗职工等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赞扬。

02年是人事处和兄弟部处、院系协调工作、相互支持的一年。人事处的工作需要全校部处院系的配合,部处院系也需要人事处的支持。02年我们配合党办积极做好下岗人员的思想和稳定工作、配合校办和科研处、研究生部做好了“211工程”的申报工作、支持教务处解决了德语经济研究方向的教师进修问题、新疆班教师配备问题、支持图书馆和教育技术部的内部改革和松江工作计划。人事处被评为先进集体,是大家共同努力结果,更是校领导和兄弟部门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

2002年人事处各科室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人事和派遣工作:

1、正式启动了上外人事代理实施工作和上外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工作,目前已经办理人事代理人员共10人。

2、2002年共接收新进人员55人,其中应届毕业生34人,回国留学人员2人,外省市调入4人,军转及服役人员2人。办理退休人员28人,辞职13人,调出3人。

3、完成了全校一年两次的定编和测算工作。完成了新进学校教师的试讲和业务考核工作。配合校基金会完成了评选奖励工作。组织当年退休人员活动,宣讲退休政策,受到教职工的好评。

4、办理出国手续411人次,因公出国成行的总人数为404人,其中参加国际会议20人次,访问考察112人次,长期进修或学术访问60人次,短期进修39人次,长期工作16人次,短期工作7人次。办理长期出国公证20人次,短期出国公派出国21人次。

5、办理因私出国手续50人次,其中离退休人员2次。

6、启动资助教师出国留学基金工作,暑假期间办理了20多名教师赴英国利兹大学进修。

劳动工资和人事档案方面:

1、完成了当年度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工作,共154人,月增资5470元。按时发放了2002年度第十三个月的工资,共1217人,一次性发放金额为1697116元。完成退休人员第十三个月工资的发放,共30人,一次性发放33359.50元。

2、完成了2002年度社会保险的年检工作。调整了全校职工四金交纳基数。建立新进人员养老保险帐户46人次,终止14人,各类转出19人次。完成残疾人保障基金的交纳工作。

3、组织技术工人考试换证计54人次。组织技术工人培训55人次。办理外地劳动力综合保险及签订劳务合同107人。同时对生活困难的教职员工办理了补助手续。

4、配合职工医保改革政策的出台,修订了家属医疗费补贴办法,使之更趋于规范合理。

5、人事档案室全年收入各类职务、职称、工资变动、奖惩、考核等材料5463份,归档整理了档案828卷。

6、02年度接待外调政审、公证机关和公安部门等外调、校内组织发展、干部提拔共244人次。

师资和人才交流方面:

1、顺利完成2002年度评审大年各系列初、中、高级职称的评审任务,审定初级职称45人,中级职称36人,高级职称51人,共计132人。组织计算机培训班,共有77人参加了职称计算机的考试。组织38人参加了外语考试。

2、完成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岗前培训工作,其中组织了32名新进校的青年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组织了15名行政管理人员参加“高校行政管理班”的培训。另外办理了30多名教师和教辅人员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手续。

3、完成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认定的在职教师183人,退休教师73人。

4、首次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上外教学十佳”评选活动,推出了十名优秀青年教师,在全校青年教师中引起震动。完成了全校各类专家的选拔工作、各类报表的统计工作等。

5、以安定团结为根本,积极开展对下岗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为待岗人员寻找再就业的机会,为他们创造工作机会,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6、坚持做好对下岗人员送温暖的工作,做到主动关心,主动联系,用热情的工作温暖下岗人员的心。

2002年是人事处同志勤奋工作的一年。在年终全处总结会上,大家深深感到:这一年的工作非常辛苦,这一年过得非常快。

校人事处

2003.1.

2002年各类人员增加、减少情况统计表

人事处人事科

2002年职称评审统计

教授 14 讲师 24

副教授 20 助研 6

副研究员 7 编辑 4

副编审 7 馆员 2

副研究馆员 1 会计师 1

初级职称 45

2002年度出国派遣情况表

2002年外事工作小结

回顾2002年我校外事工作,我们深感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全处同志的通力合作下,圆满完成了上海市有关部门领导和校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为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开创了新局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一、不断认请大好国际形势,积极为我校教育改革服务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为教育外事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环境和契机 。新时期对外开放具有新的特点,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总书记指出,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应对工作,关键在于人才。教育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部分,在入世时也作了相应的承诺,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先进经验。当前国际形势和外交形势相当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一个好的对我有利的国际环境,对我们做好外事工作极为有利,我们要抓住时机加快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各项工作。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外事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议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和部署;按照教育“三个面向”的要求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形势要求,进一步促进我校国际合作交流更好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外交工作全面服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向更高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努力构筑健康有序的涉外教育环境,提高开放环境下维护国家教育主权和利益的能力,开创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的新局面。

1、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适当调整语言类外教与专业类外教的比例,在保证我校外语特色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应用型、复合型专业的蓬勃发展。

2、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学科研的发展,不断提高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积极鼓励引进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教育资源,大力支持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长期任教或短期讲学或共同开发科研项目。

3、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中外合作办学,开拓新的合作办学领域,加强我校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合作办学的层次,形成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完整的系列。

4、大力发展海外留学生教育,努力吸引留学生来校学习,不断增加海外留学生数量;积极推出对外汉语教育境外办学的计划,一旦时机成熟,全面实行“走出去”战略,提高我校的国际知名度。

5、外事在院系,教授是主体。充分发挥我校各院系部处各教授的积极性,加强与国外大学、教育机构及学者的联络、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以我校教授为核心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网络。

二、专家的聘请、管理和服务

根据我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国家教育部2001―2002年度下达我校的长期外国专家名额比上一年增加了2名,达到27名,实际聘请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35名,其中包括出国预备部、浦西附中聘请的专家,此外还有短期讲学专家近三十名。在外国专家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件事:

1、提高外国专家工资待遇

由于历史原因,我校外国专家工资水平与上海市其他高校相比,在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内偏低。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于2002年初提高了专家的总体工资水平,由原来的2800元-3300元提高到3300元-4000元。对于续聘的外国专家,2002年7月开始实行12个月工资待遇。这项措施对稳定现有的专家队伍、吸引高质量的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支持有关部门自筹经费聘请外籍教师

我校有一些教学部门,如成人教育学院、高职学院等一直没有专职任教的外国专家名额。考虑到这些部门的愿望和教学需求,我处在聘请方面予以支持,由这些部门自筹经费,上缴学校财务,学校进行一定的补贴,聘请的外籍教师由外事处统一归口管理。这种聘请的新模式目前收效良好。

3、改善外国专家住宿条件

我校外国专家的住宿设施――上外专家楼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设备陈旧、暖气供应不足、鼠害等问题。2002年10月,多名专家联名抗议,要求上外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改善条件,对学校稳定工作造成了压力。我处及时听取了专家意见,上门了解情况,对他们遇到的问题表示理解和歉意,首先缓和了专家的情绪。同时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催促并协助上外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提出整改方案,使上外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外国专家之间建立起了交流沟通的渠道。由于我处和上外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共同努力,专家的住宿条件――主要是软件方面有了一定改善。但硬件方面的改善还需较大投入。

三、配合院系聘请优质外教,保证教学质量

在保证聘请一定数量的语言专家外,我们继续把重点放在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和新增专业的建设上,一方面在聘请专家名额上优先考虑,另一方面,帮助有关院、系积极物色专家,挑选优秀专家前来任教,并鼓励重点学科院系聘请少量真才实学的短期专家来讲学,做到互相补充,从而扩大师生的视野,及时了解有关学科在海外发展动向,使我校重点学科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健康发展。如:我校全国重点学科俄语专业,尽管近年来招生人数不多,但我们不仅采取措施扶植这一重点学科,而且在聘请专家名额上予以保证,还争取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短期讲学和学术研讨。像日语专业是上海市的重点专业,需求量大,教学任务繁重,学校每年在聘请外国专家时,给予一定的名额保证。本年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多次聘请短期专家来校讲学,效果颇佳。

四、加强外教管理,发挥引智效益

外国专家的教学管理是整个专家工作的重要一环。我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对外国专家采取既敢于管理,又善于管理的原则。具体如下:

⑴作为制度,我们要求有关院、系与外国专家签订合同。根据合同,每位外国专家的工作量每周不少于12-16节课时,每周授课安排不少于3-4个上午,每学期开设不少于2-3门课。同时我们要求院、系领导定期听外国专家上课,及时了解外国专家的教学情况。

⑵开展教学评估。每学期结合期终教学检查,我们对外国专家的教学工作进行一次评估,直接召开有关院系师生的座谈会,听取对外国专家教学的反映。通过评估,一方面肯定外国专家的成绩,另一方面找出和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院、系领导及专家本人,促使外国专家在教学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⑶聘请外国专家带动了文化交流。今年我校西方语学院西语系收到墨西哥总统的赠书、英语学院收到了美国驻沪总领事的赠书。西方语学院法语系受到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的资助,成立了上外魁北克中心。俄语系系主任在俄罗斯总统访华期间应邀出席总统夫人举行的座谈会,介绍上外的俄语教学和研究。

五、校际交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我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我校与世界各国的大学交流日趋频繁,交流层次不断提高,多项交流合作项目开展顺利。

本年度,我校校际交流有了很大发展。姊妹学校增加了6所,总数达96所,分布在29个国家和地区。新签定协议的学校有韩国大佛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美国汤逊大学、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日本长崎西博尔德大学、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此外,我校还与墨西哥查理斯科教委、澳门土生教育协会、加拿大魁北克德尔蒙山谷市教委等机构建立了交流关系。

这些新近建立交流关系的学校和机构已经与我校开始了多方面的合作。2002年暑假期间,英国利兹大学接受了我校国际教育学院近30名教师进行短期进修。日本长崎西博尔德大学目前有5名留学生在我校学习汉语,近期将与我校商谈学生交换的具体方案。2002年11月加拿大魁北克德尔蒙山谷市教委代表团来访,向我校捐赠了大量图书资料,并在我校成立了“魁北克研究中心”。

在积极拓宽校际交流领域的同时,我校与原有的姊妹学校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化。为迎接中国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挑战,我校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开展了合作培养德语经济学复合型人才的项目。该项目是在上外和德国拜罗伊特大学长期的校际交流合作基础上产生的,目的是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培养新的师资力量,协助上外建立复合型语言/经济专业。该项目的学生在上外毕业后赴德国就读公立大学硕士研究生,不支付任何中介费用和学费。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学生来源、今后出路来看,该项目都具备了成功的保障。经过我校多方努力,该项目以经教育部批准立项。我校有关部门也建立了配套措施,对项目予以大力支持。德方教师来校授课目前已步入正轨。

六、中外合作办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随着国际教育合作日益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教育国际交流的一个新的热点。这是一项政策性强,市场广阔,加速人才培养的有意义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改革开放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也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需要,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政府主管部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理顺体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目前我们已与新西兰怀卡多大学联合举办了“商务・英语”项目,与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联合举办了“商务・法语”项目,与日本活水女子大学联合举办了2+2项目,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联合举办了六年制的“商务・德语”项目,与马来西亚精英学院和英特学院联合举办了2+2和3+1的“商务・英语”项目。上述项目进展都很顺利 。

七、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1、“回顾与展望”――纪念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国际讨论会(2002年3月10日―11日)

2、“走近加泰罗尼亚”国际研讨会(2002年9月10日―11日)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与我校签有校际交流协议,项目之一是与我校西班牙语系联合开设“加泰罗尼亚研究中心”。本次研讨会开幕式上举行了“加泰罗尼亚研究中心”揭幕仪式。在随后的日程中,中西两国专家学者介绍了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就与该地区进行合作交流的话题展开了讨论。

3、“恐怖主义定义和缘由”国际研讨会(2002年10月30日―31日)

我校中东问题研究所与沙特驻华使馆共同举办了本次研讨会。双方学者就恐怖主义的概念、国际恐怖主义的缘由、反恐合作的途径等交换了意见。会议成果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

八、友好接待

今年我处接待了海外87个代表团,其中副部长级以上的高层次的代表团8个,短期访问学者近30人次。我们决心在校党委和校长的领导下抓住契机,继续拓展国际交流与和合作,为我校的教学科研的不断提高作出贡献。

2002年外事活动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