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211工程”建设论证
发布时间: 2004-05-12 浏览次数: 491
上外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论证

教育部专家组10月20日至21日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五”“21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论证,初步确定了教育部、上海市在“十五”期间对上外的投入。上外“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总投入为8千1百万元。其中,中央“211工程”专项资金对上外的投入为2700万元,上海市配套资金为2700万元,上外计划筹集资金2700万元。

“九五”期间,上海外国语大学按照“211工程”建设目标和要求,自筹资金,扎实工作,深化改革,超常发展,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项目建设任务,完成了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与本科教学研究基地各1个以及一批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

“十五”期间,上外将以更多地为国家和上海培养复合型高级涉外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上海的改革开放与经济服务为办学目标,着力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和人文社科与教学研究基地,着力建设好松江校区二、三期工程和校园网、数字图书馆等基础设施,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有新的提高。

教育部专家组对上外“九五”“211工程”建设的成就和经验予以肯定。并认为,上外提出的“十五”“211工程”建设目标明确,发展战略思路清晰,措施得力。

专家组就上外“十五”“211工程”建设目标提出建议,主要有:进一步整合学科建设内容和措施,使之与建设目标更加紧密衔接;进一步注重学科平台建设和科学规划,加强前瞻,拓展学科内涵,丰富科研手段,围绕外语专业教学和相关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和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断进行有益的探索。

上外在“十五”期间“211工程”的建设目标是:以建设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外国语大学为发展定位,以教育创新为动力。经过努力奋斗,至2005年,使上外的文、理、经、管、法等学科特色鲜明,若干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多规格、高质量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能够集中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合格外语师资和高级研究型外语人才的重要基地。

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项目名称: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

建设地点: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50号)和松江校区(上海市松江区)

建设单位:国家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外国语大学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根据国务院批准并由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国家教育部211部协办[2002]2号文精神,根据21世纪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学校“211工程”建设实际,编制此报告。

主要建设内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适应国家和上海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为主线,以“九五”“211工程”建设成果为基础,以实施学校“十五”建设规划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和核心,主要加强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和阿拉伯语言文学等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国际政治等复合型专业,加快和配套完成校园网二期建设和图书文献(重点学科)保障系统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和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完成科研大楼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发展。

总投资及构成:完成上述建设项目总投资需8100万人民币,其中国家教育部投资2700万元,上海市人民政府配套资金270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投入2700万元。

项目法人组织:上海外国语大学

法人代表:戴炜栋

二、建设意义和必要性

“211工程”是我国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施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我校乘新时期改革开放之东风,积多年办学之实力,团结拼搏,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顺利跨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并于1996年、1999年和2001年相继通过国家教育部“211工程”部门预审、“九五”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九五”建设验收。

“九五”期间,在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的领导下,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211工程”建设目标和要求,自筹资金,扎实工作,团结一致,深化改革,取得多方面突出成就:教育规模扩大,整体效益明显提高;改善了教学和科研条件;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上成效显著;师资队伍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格局;校内综合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校园文明和环境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圆满完成了“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任务,为学校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今后五到十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在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对外经济格局方面发生“三个重大变化”的基础上,进入“三个重要时期”,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而知识经济的崛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科技和教育越来越成为今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我国加入WTO,上海在新世纪的加速发展,国家和上海建设将需要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级涉外人才。这些新的发展趋势,都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外语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在这种形势下,中央和国家及时启动“211工程”二期建设计划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211工程”建设的重要时期。我校的外语学科和经济、贸易、法学、国际政治等复合型专业与国家扩大开放、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以及上海市新世纪加速建设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的规划十分吻合,具有广阔的服务舞台。国家教育部决定在我校“九五”“211工程”建设基础上,加大投入,推进和资助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我校加快学科建设,推动教学和科研水平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涉外人才和师资,出一批对教育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际关系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实现学校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将具有重大的历史影响。我校将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机遇,解放思想,趁势而上,为不断适应国家和上海市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展开“十五”“211工程”建设,加大力度,锐意创新,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努力达成“十五”“211工程”建设目标,以实际行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新贡献。

三、建设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建设目标

上海外国语大学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断适应我国和上海地区改革开放与“走出去”战略发展需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211工程”建设为重点,以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保障,坚持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努力冲击国际前沿领域,多出、快出高质量、复合型涉外人才和科研成果,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服务。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或稍后不长的一段时间内,把上外建设成为适应我国和上海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充分发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优势、具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诸学科特色的、现代化的、高水平的、国际同类高校中著名的社会主义外国语大学,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涉外人才与师资、能够承担和解决与学科相关的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 为创建国际知名多科性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十五”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

1.“九五”“211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我校“九五”“211工程”建设确定的目标是至2000年,使我校在教育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总体办学水平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部分重点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此,我校在“九五”期间将重点放在三个方面,即重点学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努力,“九五”期间学校已建成英语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英语、俄语、阿语三个上海市级重点学科,使其成为我国高水平博士、硕士人才培养和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基地;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初步建成了上外虹口校区校园网一期工程及相关设备,上外逸夫图书馆图书文献检索保障系统等项目,并以此为基础推进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部分更新及现代化,以及初步建立了电子政务、电子教务和学生管理等网络化系统,部分实现了行政办公自动化目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在虹口校区修建了逸夫图书馆、逸夫会堂、综合教学楼及部分校园地下配套设施工程约27650平方米。“九五”“211工程”建设总投资8900多万元,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学科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重点学科巩固了全国领先水平,复合型学科发展了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启动了新的管理与分配机制,稳定了队伍,提高了水平;教学规模有所扩大,学生质量逐年提高;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这些成果为开展“十五”“211工程”建设提供了加速前进的起点。

2.“十五”“211工程”建设的目标

“十五”“211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以建设“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外国语大学”为发展定位,以教育创新为动力,经过努力奋斗,至2005年把我校建设成为文、经、管、法、理等多学科特色鲜明,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地位;若干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知名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形成学科滚动升级的育人机制,培养和集聚一批高水平师资和若干名大师级高级专家,形成多规格、高质量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能够集中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合格外语师资和高级研究型外语人才的重要基地。为“211工程”的完全建成和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十五”“211工程”建设的重要原则

“十五”“211工程”建设的重要原则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把学科建设作为新世纪发展的中心环节,运用创新思维,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进行结构调整与科学配置,培育学科优势,集中力量攻关,确保若干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坚持“规模、质量、特色、效益”的协调发展,综合配套和协调组织,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发展学科特色,争取出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坚持深化管理改革,促进机制创新,建设具有上外特色的集聚学科队伍,提高师资水平,创设学科基地的新机制,增强驾驭多种资源和管理制度的水平;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始终维护学校的稳定与秩序,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十五”“211工程”建设任务

“十五”“211工程”建设在目标、原则指导下,要展开多方面的建设任务,主要有:

(1)发展规模与布局

根据国家与上海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教学、科研型大学”发展方向,确定“十五”期间在发展规模上坚持“适当发展本科生、调整压缩高职生、积极发展研究生和师资培训生”,以及鼓励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发展网教生、成教生、留学生教学规模的发展原则。至2005年达到本科生5000人,高职生1000人以内、研究生1200人、师资培训生800―1000人、网教生3000人、成教生(学历生)4000人、留学生(长期・学历生)800―1000人、留学预备生800人,共计16600-17000人。

在规模发展中要为适应国家扩大开放、“走出去”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逐步提高招收西部学生比例,增设同声翻译、外语师资培训中心,更好地为全国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服务。

在规划布局上,虹口校区(共220亩地域)将规划建设成为研究生、高职生、留学生、网教生、成教生等教学基地;大学生实习段教学与实践组织基地;科研机构与发展基地;校办产业发展基地。松江校区(共1243亩地域)将规划建设成为本科生教学基地;外语师资培训基地;以及各类联合办学开发基地。

(2)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学校综合改革的龙头与核心,具有特殊战略意义。学校要以建立和完善新的学科发展机制为核心,梳理学科门类,明确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全面加强学科建设,至2005年使全校各学科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在主导学科建设上有突破性的进展:重点建设若干初具国际一流水平的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其中包括1―2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建成1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增设2―3个博士点(其中包括1个复合型专业博士点)和5―6个硕士点,使全校博士点增加到9―10个,硕士点增加到22―23个;调整专业结构,扩大专业建设,建成30个左右专业,使专业分布更加科学、合理,并具有持续升级能力。

(3)科学研究

要以国家“十五”计划为纲目,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抓手,积极发展以语言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法学五大学科门类为主的多科性研究领域,保持和发扬在语言学、外国文学、国际政治、比较文学、考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培育和重点扶持在外语教学理论、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力争形成新的科研优势;积极争取承担高水平、高等级、高影响力的重大课题,使我校重大科研成果在学科前沿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总体科研水平始终处于全国同类学校的领先地位,部分科研成果运用于社会具有较高影响力,或转化为产业化成果可创造一定经济效益。

要重点抓好中东研究所的建设,制定并实施《重点研究基地条例》等规章,积极组织并落实重大课题,能及时提供本研究领域现状、前沿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的报告,使其建设成为具有知识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起,积极集聚力量,再申报筹建1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同时,要积极抓好教育部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西欧语种专业)的科研建设,认真组织完成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希腊语专业有关论著、词典和教材系列的编撰工作,保持在上述专业语言文学方面的高水平发展态势。

实施科研振兴行动计划-“126工程”,即以“九五”“211工程”科研建设为基础,至2005年争取完成研究生主干课程教材100部,外国文学史论专著系列20部,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教材与教法)著述系列60部,从而形成具有上外特色的三大系列体裁成果。在项目管理上,争取每年列入省部级以上项目达到8―10个,五年共达40―50个。抓好各级项目结项工作和优秀成果的出版与宣传。积极引导科研人员围绕国家和上海市的“十五”计划进行选题立项,特别是要在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新闻学、国际政治等领域有所突破,力争使科研在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与国家经济建设主导方向结合、与外交斗争与国际合作结合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4)师资队伍

“十五”“211工程”建设,教师是关键。要努力建设一支观念新、素质好、业务精、结构合理、能进能出、敬业钻研、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这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摆在优先发展地位。

要改革教师梯队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实施“21世纪学术骨干梯队工程”,重点扶持100名左右学术骨干的教学、科研和学术进修等工作,对学科骨干人员实行新的待遇激励和考核评估机制。

逐步提高教师在学校总体编制中的比例。至2005年基本达到50%以上,即800人左右,其中固定编制教师应不少于2/3,复合型专业教师比例争取达到40%左右。加大引进力度,设立“人才引进基金”,对某些学科建设需要的重点人员,可以尝试梯队式引进,实施高起点改造发展。采取切实措施,支持教师的国内外培训和进修,提高岗位素质、能力与学历水平,至2005年,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人员要达到教师总数的80%以上。继续改革和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扩大自主聘任范围。加快人才培养与结构调整,提高人才竞争效应,构筑新的人才高地。

(5)管理体制改革

要继续深化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坚持“精简、灵活、高效”的原则,控制编制,调整结构,合理设岗,提高效益;结合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人事制度改革发展要求,加快探索管理人员职员制改革、完善新进人员人事代理制度改革。要深化机构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使学校管理系统职能优化,机关各职能部门协调合理、运转灵活;加强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作用、杠杆作用,适当拉开差距,提高岗位津贴级差标准,使人安其位、各尽所能,努力造就一种敬业爱岗、人人争先的良好的校园工作环境。至2005年学校在编总人数控制在1600人以内,员生比将提高到1:7左右,师生比将提高到1:14左右。

(6)基础建设

结合学校虹口校区和松江校区建设规划,“十五”期间,学校虹口校区基本成熟,不再作大规模建设,按计划只建设一座多功能体育馆4500平方米(在建)和一座科研大楼。松江校区二期工程将继续按国际高等级标准建设九座教学楼共43700平方米、一座图文信息中心25000平方米、体育馆(活动中心)5000平方米、交流中心15000平方米及一批附属用房等。建筑风貌将体现“现代、典雅、实用、大方”的格调,形成具有各语言国风格的建筑楼群,加以现代景观道路、雕塑等,绿化率将达到60%以上。

信息化工程建设,在“211工程”一期校园网建设基础上,将精心规划、多方筹资、高起点地建设二期工程,即建设覆盖虹口校区主要教学、科研、管理部门的先进实用、多接入方式的校园宽带网传输平台。从2001年起,全校将相继建设多个公用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模拟试验室,以及先进的电子政务、教务和图文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图文资料、信息交流、传输互动的网络化体系,基本建成初具一流水准的大学图文信息系统(松江校区信息化工程建设未列入本报告书)。

(7)精神文明和师德建设

要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和师德建设,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大资金投入,统一规划,分段实施,狠抓落实,提高师生素质,提高校园文明程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人才高地、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行为规范示范区。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抓好师德建设,制定新的《教师行为规范》,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表彰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进一步加强“两课”教育,贯彻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精神,建立红旗站点,提供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开展行之有效的基层党建主题活动,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制度的改革,建立以“公平竞聘、民主选拔、任期试用、加强监管”为特征的新的干部任用制度。

继续抓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办好各种具有特色的周节活动;继续举办“名人系列讲座”、“科普系列讲座”等活动。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场所建设,特别在松江校区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高规格、高标准建设大学生文体活动场馆或设施,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三)“十五”建设内容和建设项目

按照学校“211工程”整体建设纲要和学校“十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和建设任务,在“九五”“211工程”建设基础上,继续巩固成果,发展建设,确定“十五”“211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和建设项目,包括: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校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十五”期间,学校将继续重点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和上海市级重点学科阿拉伯语言文学学科。

(1)英语语言文学

学科现状: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1956年。1980年被批准为硕士点,1983年被批准为博士点。1996年以来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被列为国家教育部全国重点学科。

该学科拥有本―硕―博层次分明、语言文学专业方向门类齐全和复合型专业方向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现有本科在校生680人、研究生397人,其中博士生79人。学生在历年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通过率达98%以上。

该学科拥有全国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2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教授27人,副教授46人。学科带头人为戴炜栋教授,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该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和上海市重点科研项目,如“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和“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体制研究”等。还承担了多种服务于全国和上海市的项目,如“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上海市通用英语等级考试”、“上海市申请世博会文献翻译”等。

建设目标:

“十五”期间,将继续保持该学科的高水平发展态势,瞄准国际英语教育和教学、研究学科前沿,组织一流师资进行重大课题攻关,力争抢占学科研究高地,特别是在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和构建有中国特色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体制研究等方面要有突破性进展,取得标志性成果,使学科学术水平保持和发展国内一流水平;继续完善该学科培养体系,扩大研究生教学规模,创建“三个中心”,即同声翻译研究与培训中心、外语师资培训中心和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积极开展面向全国的外语教育服务与研究,从而培养和造就一批新的学科名家和大师。

建设内容:

①标志性科研成果计划:该学科现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两项,一是“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申报上海市重点学科科研项目,旨在进行翻译学研究,结合汉语言文化特点,注重应用性理论研究,并指导翻译教学与实践,成果形式为专著与论文;二是“构建有中国特色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体制研究”,申报国家教育部 “十五”科研项目,旨在对中国英语教学进行系统的体制性研究,运用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原理提出与试图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新路子,为非英语国家进行大规模英语教学提供首创性经验,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与论文。同时,该学科还承担了《英国小说艺术史》、《篇章回指的功能语用探索》、《美国文学的第二次复兴》、《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研究》、《认知语义学》等一批教育部和上海市“十五”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该学科将在“十五”期间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努力使这些项目成为具有原创性或标志性内容的成果,并推出自己的学术思想名师。

②重要教学/研究建设项目:该学科“十五”期间主要拟抓好三个教学/研究建设项目:

同声翻译研究与培训:随着国家和上海市对外开放扩大,会展经济的不断崛起,社会对翻译特别是同声翻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同声翻译仅靠一般外语专业学习不可能掌握,而上外英语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一流师资,可担此重任。因而我校将积极投入开展同声翻译与培训工作。将以建立人才培养实验班、信息资料库、人才资源库为一期成果,尔后滚动开发,最终建成开放式学术研究中心和系统翻译体系,以及一套同声翻译人才培养机制,走一条国内新型高级翻译人才培养道路。

外语师资培养与培训:我国外语教育(主要是英语)持续发展,外语教育规模扩大,但仍与社会需求矛盾较大,且各地外语教育水平发展极不平衡,外语师资成为制约当前外语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校将依托国家级英语重点学科的一流师资,加强对我国英语教育和教学的调研和理论指导,同时依托国家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力量,集多所外语院校之所长,开展全国外语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以教授国际语言教学最新理论和探讨、解决符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法为己任,以系统学习、掌握外语教育学知识的学历学位课程为主,采用集中学习、分散实践、指导论文、集中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学,逐步加大规模,改善我国外语师资先天不足的状况,为加速改进和发展我国外语教学质量与规模作出贡献。争取在2003年列入国家教育部重点建设项目和师资培训计划,并开始实施。

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为配合我国外语教育对外扩大开放需要,针对我国外语教学传统问题,研究适合当代外语教学特点理论,提出外语教材与教法方面的新思路、新特点、新方法、新手段,寻求最佳搭配方案。此项工作将以上外英语重点学科为主导力量,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为依托,以现有外语教材与教法为研究基础,以国际先进教材与教法为参考,以国情国力为依据,分析、引进国际先进教学理论与方法,改造、推介并总结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材编写体系与教学法模式,逐步提高先进教学手段的利用率和成效性,至2005年争取编写出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教材系列以及一套相关论著丛书,并具有相关专业网站和全国外语师资教材与教法培训功能,以优秀成果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最具特色的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之一。

③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努力,建设一个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后研究站,提升培养层次,引进一批高级研究员和教育专家。在该学科建设一支60人左右的学科骨干梯队,其中特级学术带头人岗位1人,一级拟15人,二级拟20人,三级拟25人。加快教师学历培养升级计划,至2005年应有60%以上人员为博士学历。加快人才引进,拟从国内外招聘一批一流人才,采用分期聘用、公开竞聘、任期考核,可连聘连用的方式。

④教学发展:“十五”期间在教学规模上要有一定发展。本科生规模基本不变(或略有增长),即每年招生220名左右,研究生规模要有较快增长,招生人数每年拟递增30%左右,即从2002年的年招生150名增至2005年的330名左右。

加大更新教学设备力度,拟建设3个多媒体教室,在普通教室配置投影仪,编制各课程配套课件,提高多媒体授课的比例与效果。

建设经费:本项目需投资人民币3000万元。

(2)俄语语言文学

学科现状: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1949年。1978年被批准为硕士点,1983年被批准为博士点;1987年以来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年起又被同时列为上海市级重点学科,2002年再次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设有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俄语中心”。

该学科本―硕―博教学体系完整,专业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秀,在全国相关评比检查中屡获荣誉。目前在校生为:本科生200人,硕士研究生24人,博士研究生18人。

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博导4人。学科带头人李勤教授为现上外俄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该学科承担了多项全国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如《汉俄大词典》和《俄语句法语义学》等。该学科在俄语语言、文学、翻译三个研究方向上国内领先。该学科近年来多次主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宣传和推广俄语教学与研究成果,取得良好的国际影响。

建设目标:

保持和发挥本学科传统优势,进一步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进一步建设“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基地”和“俄语中心”,采用多种措施,大力提升学科地位,使学科总体水平保持国内一流水准,并不断扩大学科的国际影响。

建设内容:

①标志性科研成果计划:“十五”期间将分阶段建设两个标志性科研项目,一是《汉俄大词典》,2001年被上海市列为哲学社科“十五”中长期课题,系该学科原编《汉俄词典》基础上修订而成,旨在保持国内最权威汉俄双语词典学术地位,拟于2003年底完成;二是《俄语语言文学百科辞典》,分为语言卷和文学卷,旨在填补国内无此类辞典空白,促进对俄文化交流和培养高层次俄语人才。辞典容量约为1000万字,周期5年。

②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项目:“十五”期间该学科拟将重点发展建设“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项目”,旨在“立足本学科,面向全国,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指导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科综合实力,扩大学科在国内外影响与辐射力”。该项目建设将以图书文献库建设为基础,省部级项目为标志,国内外学术会议为平台,组织全国性学术攻关,积极完成《俄国文学史》、《俄语语法学》、《俄汉文学翻译通论》等8个科研项目、聘请俄罗斯著名学者访问讲学等,提高学科声誉,推广学术成果,积极开展多种国际合作。

③师资队伍建设:该学科将建立优秀人才培养机制,为学术带头人和重大课题项目负责人提供更优惠的资助条件;组建学科学术梯队,适当扩大青年学术骨干数量,建立学科帮教导师制;采取措施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至2005年使具有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约65%;扩大引才途径,改善学科结构,将积极引进2―3名海内外学科杰出人士。

④教学发展:“十五”期间本科教学规模要求稳定(控制在每年招生50人左右);研究生教育规模适当扩大,每年招生递增20%左右,至2005年达到在校生50人以上。

加快主干课程教材和题库建设,建立本科各年级考试题库;加快教学手段和设备现代化,建立多媒体教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建设经费: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人民币650万元。

(3)阿拉伯语言文学

学科现状: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1960年。1986年被批准为硕士点,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点,2000年底学科所属中东研究所被批准为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学科又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该学科拥有本―硕―博培养体系,教学严谨、质量优秀,且具有双语(阿―英语)教学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现有在校生为:本科生161人,研究生14人。

该学科师资力量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现有教师20余人,其中教授5人(博导4人),副教授6人。学科带头人朱威烈教授,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阿语博士生导师。

该学科综合教学科研水平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形成明显学科优势,承担“阿拉伯学”和两个研究基地建设重任,并承担1个国家级项目和4个省部级项目,所出科研成果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数量多、影响大。同时积极加强相关经济、文化和国际关系等复合型学科研究,为国家和上海市对外关系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报告,广受好评。在对外交往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国际影响。

建设目标:

依托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科研传统,在“十五”期间保持高水平发展,把“阿拉伯学”建成全国标志性首创项目;巩固和发展学科综合优势的领先水平,扩大学科的国际影响,参与国家相关重大决策咨询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学科总体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新的制高点。

建设内容:

①标志性科研成果计划:“十五”期间将集中组织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阿拉伯学”,共启动实施7类28个科研项目,使阿拉伯语言文学学科点整体水平和参与决策咨询能力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赢得较高声誉。提高科研课题竞争能力,力争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省部级奖项2个,全面达到重点学科建设标准;按时保质完成1个国家级项目和4个省部级项目;学科建设规划的可行性、学术性和前瞻性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②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十五”期间要重点建设两个研究基地:一是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该所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3项、上海市“十五”规划项目1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同时该所还为国家对外关系提供政策内参,目前已编发各类简报、专报29期。“十五”期间,该所将加强建设,使科研实力保持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地位,并继续冲击国际一流水平。二是上海市重点学科研究基地“阿拉伯学研究中心”。将筹建阿拉伯资料信息部,加强对外宣传与联系,加强有关课题研究工作,支持和帮助国内企业对阿活动,提供政府政策咨询与社会的信息服务等,使“阿拉伯学研究中心”不仅保持学术领先地位,而且扩大成果的社会服务面,在对阿经济与社会交流方面也“领先一步”。

③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和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学科骨干选拔和评估制度,建立更为合理的人才梯队;提高师资整体学历水平,至2005年努力使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具高级职称教师亦占50%。加快引进人才计划,拟从海内外招聘高级研究人员或学科带头人2―3人。广泛开展国际和国内合作,采用国际进修和国内联合“招标”科研方式,培养学科骨干。

④教学发展: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十五”期间拟逐步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达到年招50人。积极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增设国际关系和翻译研究方向,三年中计划招收博士生8―10人,硕士生15―20人。

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实现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特别是要把高级翻译人才和高级研究人才培养形成新的机制,使本学科建成国家和上海市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阿语人才高地。

建设经费: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人民币250万元。

2.校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校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在“九五”建设的基础上,根据校区建设的新的变化和学校“十五”规划的新的发展需要来进行。校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包括:校园网二期建设和图书文献(重点学科)保障系统。

(1)校园网二期建设

建设现状:

上海外国语大学于1996年起自筹资金680多万元建设校园网。主要建设地点为虹口校区。“九五”期间,共铺设8条主光缆,联通校内教育和行政部门;校内局域网以100兆以太网主干,100兆带宽到各教学、行政大楼,10兆带宽到桌面。100兆高速光缆专线通过同济大学接入上海交大,并最终连入国际互联网。目前,校局域网主要为教学、科研、培训服务,并对学生开放。现有数个中心电脑教室,在中国教科网上设有学校主页,提供相关服务等。但这种现状随着学校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发展已不能适应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急需进行重新规划与改建。

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发展和数字化工程发展情况,学校“十五”期间提出建设“数字化校园系统”目标。这是在传统校园网基础上,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学校各项资源数字化。即以校园网为背景而建设成为集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十五”期间,学校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建立全校集中的信息中心,以千兆光缆与上海教科网连接,并采用隧道技术通过上海教育城域网连通两个校区,使两校区连接成物理整体,使信息点覆盖全校85%建筑单元,初步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基本功能,为师生创造一流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环境,提高上外的综合办学实力。

建设内容:

①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主机等基础网络硬件、操作系统等。争取建设立体化网络校园,采用包括光纤直联、卫星、有线电视等多种接入方式,同时连接教育网、公网等多个接入点,最大限度满足网络访问要求。建立主机服务器系统,包括Internet服务、网管工作站、校园网应用等。

②支撑平台: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管理工具。以目录服务为基础,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中心,提高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完善网络管理和计费系统。

③应用系统: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建立和完善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机房管理信息系统、远程教育平台、信息化综合服务、校园一卡通等等。

④个性化门户:包括组织级信息门户、个人的工作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⑤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和管理规范、维护规范等内容。

⑥队伍建设:我校网络信息中心由于历史原因,人员少、技术和学历层次不高,“十五”期间将扩大规模,组建较高层次的专职信息化工作队伍,将引进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3―4名。

建设经费: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人民币500万元。

(2) 图书文献(重点学科)保障系统

我校图书馆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全国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以及美国亚洲基金会赠书中国高校转运分配中心,不仅承担校内文献保障任务,而且面向全国高校提供文献服务。“九五”期间已投入250万元,进行计算机系统一期建设,包括书目信息管理和快速检索系统。并在网上为学生提供部分书目相关网站,使用原版外文期刊等。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已立项建成“逸夫图书馆”,改善了图书馆的工作和阅读环境。

“十五”期间我校图书文献保障系统将进行二期建设,突出为重点学科服务,建立新的保障工作系统,主要有:①在书、刊、电子文献采购上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支持,增购原版书籍,建立原版资料数据库,采购磁盘陈列和服务器,以及相应设备;②为重点学科建立一个专用资料室(40台机),主供重点学科教研人员和研究生使用,提高查阅资料的便捷性与时效;③为适应教研人员在假日、夜间等工作的需要,建立图书文献全日制电话拨号上网系统,增添必要设备,优先满足重点学科,教研人员从家中可24小时随时调看馆内数据。

建设经费: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人民币400万元。

3.师资队伍建设项目

师资队伍现状:“十五”“211工程”建设,教师是关键。我校师资队伍历经多年建设,现已成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职称梯次衔接、具有一批学科名师、整体实力保持领先、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的队伍。我校现有教师506人,其中教授67人,副教授146人,博士生导师26人。我校在新时期以来曾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先后实施了“教师三梯队建设计划”、“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师德教育工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等,为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在“十五”期间学校将围绕学科建设,创设新的做法,加大对师资队伍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把师资队伍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重点项目一:创设学术骨干梯队建设计划

建设目标:通过实施“学术骨干梯队”计划,将采用新的办法组建教师梯队,加强学科团队性和帮教功能,运用新的激励措施,稳定一批高层学术骨干,提升一部分学科带头人的水平和科研成果的影响力,使学科队伍形成团队攻关和接受重大科研课题的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和发展在主导学科上的人才优势。

建设内容:

(1)规模与条件:设四个等级。特级学术骨干岗位:3―5个,以大的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目录划分。评选条件是对学科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在全国同类学科界是公认的、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对学科规划、发展和研究具有很强的组织、实施能力。一级学术骨干岗位:25―30个,以一级学科目录划分。评选条件是对学科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在全国同类学科界有较大影响,对学科规划与发展或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组织或实施能力。二级学术骨干岗位:40―50个,以二级学科专业方向划分。评选条件是对学科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在本学科有一定影响,在科研创新和重大科研项目中具有较强实力。学科主讲教师岗位: 30个,以院(系)划分,评选条件是教学生动、方式新颖、课堂效果出色、教书育人取得示范性成果。

(2)评选程序:采用公开岗位、自由竞聘和校学术委员会审定方式。每期二年,滚动评聘。

(3)岗位待遇:在竞聘上岗人员原工资和校内津贴基础上,增加执行年度学术骨干梯队岗位津贴,实行增量拉开,积极激励的方式。

重点项目二:创设“211工程”特聘教授计划

引进目标: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需要,创设“211工程”特聘教授岗位,构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三年内通过绿色通道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或推荐引进6―10名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紧缺人才。

引进范围和条件: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学校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学科优先实施。引进的人才应具有教授职务、博士学位,年龄在45周岁以下。学术成果在国内学者中名列前茅,曾主持和有望争取国家级重点项目,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治学严谨,为人正派。

引进人才待遇:

(1)引进的人才授予“211工程”特聘教授,可进入上外学术骨干梯队,同时享受相应的学术骨干岗位津贴。

(2)学校向引进人才提供5万元的科研资助费用。

(3)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引进人才津贴3万元。

(4)学校提供购房款28万元。

人才引进后的跟踪和考核:学校成立“人才引进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人事处。学校对引进人才建立专门档案,二年后进行中期考核,聘期结束前进行综合考核。

建设经费:本项目需投资1600万元人民币。(此标准今后可视情逐步提高)

4.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十五”期间,学校将在虹口校区新建一幢科研大楼。

项目名称:科研大楼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地点: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

建设依据:我校系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近年来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国家重点学科2个、市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科研活动频繁,科研合作广泛,但全校10个科研机构因无专用场所,分散办公,设备简陋,用房十分拥挤,面积均未达标;科研人员也无集中办公场所;资料也分散,使用效益不高;而且给管理上也带来困难。为更好地促进“211工程”建设科研任务完成,为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我校拟在“十五”期间新建一幢科研大楼。

建设方案:在上外虹口校区原医务室和研究生楼的拆迁地基上新建“科研大楼”,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8-10层。其中一层为多媒体报告厅、会议室和成果展示厅;二层为科研处等管理机构;三层以上为研究机构(中心)等。建设工期从2003-2005年(包括前期准备工作)。

建设费用:本项目需投资人民币1500万元。

四、资金筹措和年度资金安排

(一)资金总额与筹措:

“十五”期间,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为8100万元,其中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900万元,占49%;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900万元,占11%;师资队伍建设项目1600万元,占20%;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00万元,占20%。

经费来源:主管部门(教育部)投入2700万元,上海市人民政府投入2700万元,学校拟自筹投入2700万元。

(二)分类投资额及主要用向

重点学科建设: 3900万元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 3000万元

俄语语言文学学科: 650万元

阿拉伯语言文学学科: 250万元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900万元

校园网二期工程: 500万元

图书文献保障系统: 400万元

师资队伍建设: 160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 1500万元

(三)各渠道资金投向

主管部门(教育部)投入2700万元,将全部用于重点学科项目建设。

上海市人民政府投资2700万元,将主要用于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和校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上海外国语大学投资2700万元,将主要用于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分年度资金安排情况:

2002年总投资: 710万元

其中: 中央专项资金: 0万元

地方政府资金: 400万元

学校自筹资金: 310万元

2003年总投资: 2518万元

其中: 中央专项资金: 1000万元

地方政府资金: 818万元

学校自筹资金: 700万元

2004年总投资: 2586万元

其中: 中央专项资金: 950万元

地方政府资金: 741万元

学校自筹资金: 895万元

2005年总投资: 2286万元

其中: 中央专项资金: 750万元

地方政府资金: 741万元

学校自筹资金: 795万元

筹资来源及各年度具体安排情况详见附表2―6。

五、建设实施进度

对“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初步考虑如下:

1.学科建设重大项目

(1)同声翻译研究与培训项目:

2002年:项目启动。组织班子,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计和设施建设等规划。

2003年:面向国内外招聘教师和技术人员完成设施建设。

2004年:试行招收20名学员,完善师资结构、教学计划和硬件设施。

2005年:争取招收200名学员。

(2)外语师资培训项目:

2002年:项目启动。组织班子,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计和设施建设等规划;

2003年:完成设施建设,完善师资结构和教学计划,首期招收600名学员。

2004年:招收800名学员。

(3)俄语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2002年:项目启动。组织班子,制定具体实施方安全。

2003年:完成设施建设,组织研究项目,启动图情资料库。

2004年:全面开展研究工作,包括召开学术会议、组织全国性科研攻关项目等。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1)校园网二期建设:

2002年:项目启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003-4年: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升级更新。

2005年:完成建设。

(2)图书文献(重点学科)保障系统建设:

2002年:项目启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003年:建设各子项目。

2004―5年:完成建设,正式向重点学科及其他学科提供服务。

3.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研大楼

2002年:项目启动。制定具体方案,实施招标。

2003-4年:建设科研大楼。

2005年:启用科研大楼。

六、预期效益分析

在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九五”、“211工程”建设基础上,经过“十五”建设,到200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教育改革与发展将取得显著成绩,并保持国内同类高校一流水平,初具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水准的多科性大学。

到2005年,学校“211工程”建设成果的主要作用是:成为我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三个基地”、“五个中心”,即成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务研究基地、优秀外语师资培训基地、我国和上海市培养高级涉外专业人才基地;成为国家外语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教学示范中心、科研成果展示中心、外语教育出版中心、外文资料情报中心和外语社会服务中心。

1.学校总体水平

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全面展开和深化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第三次大改革,坚持“规模、质量、特色、效益”的八字方针,强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具有上外特色的科学整合与运作机制,使我校不断适应新世纪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需要,形成具有多层次、多模式、多学科的新型复合型涉外人才培养格局,整体办学能力可持续发展,始终居于外语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大幅提升复合型专业水平,维护和创造新的专业品牌,使学校真正建设成为以外国语言文学为基础,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实现学校今后向世界知名多科性大学发展目标前进奠定坚实基础。

2.学科建设水平

“十五”期间,将围绕三个重点学科展开新一轮的学科升级建设,在不同层次上使学科建设全面进步,学科特色更加鲜明。通过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使英语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在基础研究和教学成果领域达到和保持世界高水平地位;阿拉伯语言文学学科水平有较快进步,争取把该学科早日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校内学科建设上,使国际政治学科的中东和北美研究领域,能达到和保持国内一流水平,争取建设成为科研水平领先、教学特色鲜明的复合型市级重点学科,并积极冲击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他各外语学科教学水平和质量保持全面领先地位;着力建设其他复合型学科,尤其是经济管理学科群,使基础更加扎实,培养方式与教学流程更加规范,富于特色,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学科交叉与融合将不断开辟新的专业教学领域,建立教育创新体系,加速培养各类合格人才。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 继续保持在全国同类学科中的领先地位,成为我国培养英语高层次人才和英语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成为全国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中心之一,特别要在英语语言学、测试学、英语教育理论等方面不断创新,力争使学术研究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俄语语言文学学科 保持和发挥本学科的传统优势,特别是要在俄语语法学、词典学和文学理论等方面保持和发展科研优势,成为我国培养俄语高层次人才的教学和科研基地,学术水平保持国内一流水准。

阿拉伯语言文学学科 继续保持学科高水平发展,重组学科资源,巩固和扩大学科综合优势领先水平,成为国内培养高层次阿语人才和参与国家对外关系相关决策的重要基地,使学科总体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水准。

3.人才培养

我校是多科性社会主义外国语大学。它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坚决拥护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其中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经济、贸易、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复合性人才,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及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非通用语种的学生还必须辅修英语,以具有英语的语言基础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它所培养的其他专业学生应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了解该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并应熟练一门外语,具有良好语言运用能力。师资培训生除应继续巩固和发展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外,还应着重在外语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方面接受系统教育和培训,接受国际外语教育前沿学科知识,了解和掌握语言学习的机理与规律,具有在外语教育方面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合格的外语教育人才。

“十五”期间,我校预计将累计为国家培养本科生6000人,高等职业技术生2000人,外语师资1000人,硕士生500人,博士生150人。另外,还将培养具学历教育的网络教育学生1000人、成教生7000人、留学生2000人。上外毕业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外语与计算机应用和社会竞争等能力应居于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前列。

4.科学研究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研院所为基地,以课题项目为中心,组织力量攻关,力争建立和完善以语言学、文学、新闻传播、经济学和法学五大学科门类为主的多科性科研领域,继续保持在语言学、外国文学、国际政治、比较文学、考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优势。争取列入省部级以上项目40项,抓好各级项目的结项工作和优秀成果的出版。完成研究生主干课程教材100部、外国文学史论专著系列,筹建推出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著述系列,形成具有上外特色的三大系列体裁成果,并在其中形出和推出标志性科研成果,提升上外的学术地位。

5.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至“十五”末全校教职工队伍结构将有较大变化,后勤编制内人员缩减,管理人员精干,教师数量将升至全校职工总数的50%左右,师生比将控制在1:14左右。

到2005年,学校将培养出5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100名左右中青年学术骨干,30名左右高素质、双肩挑的后备干部,并积极努力形成和逐步推出学术大师,使我校的教师队伍成为结构合理、学风严谨、质量一流、知识创新能力很强的一支队伍。

6.办学条件改善

通过“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使学校办学空间、科研用房、教学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同时,松江校园建设和教学实验工程等还将按国际先进水平来进行建设和配套,这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都将发挥显著效益。

通过“十五”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05年全校将建成教学大楼43700平方米,新图文信息建筑25000平方米等(以上为松江校区),科研大楼5000平方米(虹口校区),使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用房得到较大的改善,更好地调动教师、职工的积极性,为培养和集聚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七、对招标投标的基本考虑

为做好我校“十五”“211工程”基础设施项目--科研大楼的建设,规范运作,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建设工期和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一九九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上海市有关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文件精神,我们对科研大楼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重要材料等实施全部招标;其他进行部分招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十条,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我们的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办法是:将委托“上海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对我校科研大楼工程的勘察、设计、监理进行邀请招标;对建筑施工及安装进行公开招标。对该工程的设备、重要材料及其他将通过学校的纪委、审计、使用单位和基建等部门的代表成立的招标小组自行进行邀请招标。(见附表7)

“十五”“211工程”是我校新世纪的第一个重点建设工程,也是我校迎接新世纪挑战,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因此,动员和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奋发拼搏,扎扎实实地完成我校“211工程” “十五”期间的各项建设任务,将极大地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为实现我校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总体奋斗目标不断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计划表

《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论证专家组整体审核意见

根据《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l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和“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立项审核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和部署,受教育部委托,以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张瑞琨教授为组长的论证专家组,于2002年10月20日至21日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进行了论证及审核。

专家组审核了学校有关文件和材料,听取了戴炜栋校长关于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汇报,听取了有关答辩,经过认真讨论、研究和评议,提出审核意见如下:

一、专家组肯定了学校在认真总结“九五”“211工程”建设的成就、经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十五”建设目标,认为目标明确,发展战略思路清晰,措施得力。

二、《可研报告》贯彻了国家《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围绕学校建设目标所提出的学科建设任务和内容,体现了国家和上海建设将需要更多涉外人才的需求。专家组同意学校《可研报告》中提出的学科建设项目。

三、《可研报告》中对建设项目的建设计划和资金安排重点突出、明确可行。中央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学科建设,上海市配套资金主要用于队伍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时,学校还积极自筹资金,进一步加大了“十五”“211工程”的资金投入强度。

四、专家组建议:

1、围绕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的目标进一步整合学科建设内容和措施,使之与建设目标更加紧密衔接。

2、建设目标中的标志性成果和效益指标应更加明确、具体。希望进一步注重学科平台建设和科学规划,加强前瞻,拓展学科内涵,丰富科研手段,围绕外语专业教学和相关学科复合性人才培养理论和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断进行有益的探索。

五、专家组全体成员一致同意通过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并建议学校根据专家组的审核意见进一步修改后,抓紧上报,以便尽快组织实施。

专家组成员:张瑞琨 陈乃芳 黄建华 陈苏东 朱崇实 陆国强

专家组组长:

二○○二年十月二十一日